紀錄片配音技巧? 紀錄片解說詞的敘述特點

更新時間:2020-10-31 22:45:32    閱讀:3280

紀錄片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較為頻繁的一種影視作品,它通常以真人真事為對象,穿梭在歷史與現(xiàn)實之間,相比于電影、電視劇,紀錄片的娛樂性質較弱,記錄性更強,它更多傳達的是一種文化與歷史的沉淀,引導人們進行思考。小編是非常喜歡看紀錄片的,因為一段歷史就能在一部紀錄片之中生動形象地傳遞出來,方寸屏幕之間便可見山河百態(tài)。各位小伙伴都知道,紀錄片是需要配音的,沒有配音的紀錄片就索然無味,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紀錄片配音技巧分析吧!

紀錄片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較為頻繁的一種影視作品,它通常以真人真事為對象,穿梭在歷史與現(xiàn)實之間,相比于電影、電視劇,紀錄片的娛樂性質較弱,記錄性更強,它更多傳達的是一種文化與歷史的沉淀,引導人們進行思考。小編是非常喜歡看紀錄片的,因為一段歷史就能在一部紀錄片之中生動形象地傳遞出來,方寸屏幕之間便可見山河百態(tài)。各位小伙伴都知道,紀錄片是需要配音的,沒有配音的紀錄片就索然無味,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紀錄片配音技巧分析吧!


一、紀錄片配音技巧


1.重音。電視紀錄片解說的重音處理是相當靈活的。一般來說,紀錄片解說的重音是根據(jù)畫面來選擇的,處理上清楚但不過分。抒情、議論的時候解說往往沒有明確的畫面對應,一般強調情感重音;敘述講解時,邏輯、結構重音比較突出,尤其是當畫面不能準確表達含義的時候。反之,如果畫面已經(jīng)非常明確地強調了需要突出的內容,解說中的重音便不需過分強調。例如:從那里到北方草原,直線距離一千多公里,運糧的隊伍要兩次穿越太行山,至少三次渡過黃河。史書上記載,從出發(fā)地到目的地,平均每浦耗192石糧食才能剩下一石供應軍隊。這段畫面是用動畫來表現(xiàn)的,沒有音樂,所以解說很明顯比之前要生動形象。由于畫面無法清楚地體現(xiàn)出“兩次”和“三次”,解說這些關鍵詞的時候,可以采用重讀的方法,表現(xiàn)出運糧的艱辛。
2.停連。仍以上述例子為例,“192石”和“一石”的對比在畫面中更是無從看出,解說的處理可以在這些詞的后面稍作停頓,然后繼續(xù)播下去。聽感上這些重音詞語和其他詞語在表達上并沒有什么不同,但由于這一個小小的停頓烘托強調了這個對此,加深了聽者的印象,達到了目的。這種停頓是字斷氣連,讓人既有時間思考數(shù)字對比得出的結論(糧食運輸勞民傷財,效率很低),又不會有語句不連貫之感。
3.語氣。在實際工作中,紀錄片導演在選擇解說者的時候,往往要考慮解說者聲音條件是否適合本片對解說聲音氣質的要求。很顯然,導演不會選擇氣質柔弱、聲音甜美的解說者去解說宏大的政論片,也不會選擇聲音蒼勁、渾厚的解說者去解說優(yōu)美的風光片或者輕松的娛樂片。
4.節(jié)奏。首先,要注意心理照應感,即語止,意、情不斷,待再張口是有機的連接,不是一頓一頓的碎切。其次,要注意語言外化形態(tài)的連接感,即字形、氣息和語勢的承接性質。在這里,字形多長形、氣息多纏長、語勢多呈現(xiàn)波浪形,語言的停與接要符合這種語流趨勢,不是平接。


二、紀錄片解說詞的敘述特點


1.非獨立性
紀錄片的解說詞不具有獨立性,它與畫面、文字和其他元素共同構成一個整體。觀念上,紀錄片的紀實本質得到了回歸,對“真實”的理解不斷深入。ENG設備是一種使拍攝的畫面能拾取現(xiàn)場人物聲音和自然音響的技術,它改變了從前紀錄片主要靠解說詞、組織拍攝和補拍的局面,更突出了畫面的主體性,也增強了畫面的生動性,同時也有助于擺正解說詞在紀錄片中的地位。在《臺北故宮》的每一集里,都有現(xiàn)場采訪的同期聲和現(xiàn)場效果聲(如音響聲),它們代替了解說詞來詮釋畫面的意義,或者接著解說詞來講述講述者經(jīng)歷過的故事,從而使得電視敘事的手法不停地變換。
2.故事性敘述
在一部紀錄片中,往往會在以人物或事件為主軸的基礎上引出一個個的故事,以增加可看性。解說詞既具有高度概括的功能,又能進行細膩的描述。如果我們以講故事的思維來寫解說詞,注入說故事的元素,注意設置懸念,將情節(jié)安排得詳略得當,并且跌宕起伏,則可以緊緊吸引住觀眾“探知事實真相”的欲望。
3.設置懸念
所謂“懸念”,即讀者、觀眾、聽眾對文藝作品中人物的遭遇、情節(jié)的發(fā)展變化所持的一種急切期待的心情。在電視紀錄片中設置懸念,就是為了激活觀眾“緊張與期待的心情”。紀錄片的懸念可以由畫面、文字、聲音等元素共同構成,其中,解說詞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4.渲染情感與意境
電視紀錄片的一個本質是“紀實”,它和新聞一樣,講究事物的真實性。但是,紀錄片還有一個本質就是它的藝術性,它可以調動一切電視元素來為片子服務,并且可以借用文學、藝術的多種表現(xiàn)手段。在電視紀錄片中,往往是以講故事的方法來結構整部片子。有故事情節(jié),有沖突,有細節(jié)描繪,有情感和意境等,而這些效果都需要靠解說詞與畫面、背景音樂等的配合來實現(xiàn)。另外,紀錄片主題深刻,情感豐富,更關注人物本身,它往往在大的時代背景下,于細微處凸顯它的人文關懷。這就需要解說詞進行情感和意境的渲染,以此達到表現(xiàn)主題、感染觀眾的目的。


audio-1844798_1920.jpg


三、央視紀錄片配音員


1.孫悅斌
孫悅斌,男,中國著名的配音演員,祖籍北京,少年時成長于東城區(qū)。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畢業(yè)。從事配音事業(yè)20余年,為奧迪、五糧液、海爾、中國銀行等眾多知名企業(yè)廣告片配音,并為眾多外國電影和中國電影配音。2005年被中國傳媒大學播音系聘為教授。
2.蘇揚
蘇揚,本名蘇景躍,中國之聲《央廣新聞晚高峰》等節(jié)目主持人,中國朗誦學會會員。主持風格端莊大氣且富有活力,多次擔綱主持中央臺重大新聞報道活動,曾擔任過早間節(jié)目總主持人,主持過《第一報告》《新聞直播間》《直播中國》等節(jié)目,現(xiàn)在中國之聲主持《全球華語廣播網(wǎng)》《央廣新聞》等節(jié)目。
3.李立宏
李立宏,北京人,著名配音表演藝術家,年度最火紀錄片《舌尖上的中國》解說,1986年畢業(yè)于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。現(xiàn)任中國傳媒大學影視藝術學院導演表演系副教授、表演教研室主任。主講課程是演員藝術語言基本技巧。


好啦,今天的文章就到此結束了,小編從紀錄片配音技巧、紀錄片解說詞的敘述特點、央視紀錄片配音員三個部分為大家講述了紀錄片配音的相關內容,各位小伙伴是不是收獲滿滿呢?說到這里,小編又想再刷一遍《舌尖上的中國》了,在小編心中它可是紀錄片中的“下飯冠軍”,不知道你們下飯的最佳拍檔會是哪部紀錄片呢?更多與紀錄片配音相關的內容請繼續(xù)關注我們的閃電配音吧!

該內容為非商業(yè)目的的轉載分享,不代表本站觀點,本文版權屬其著作權人所有。若侵犯了您的正當權益,請立即聯(lián)系我們刪除。

閃電配音

掃碼免費試音
企業(yè)微信

免費試音

幫我推薦

價格計算

在線下單

開具發(fā)票

不招主播

確認提交

全網(wǎng)全品類皆可配 頂配好聲音

點我咨詢
錯誤